导语:5G 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征,是支撑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新型基础设施。5G 与能源领域各行业深度融合,将有效带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创新,为能源革命注入强大动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动 5G 应用的相关部署要求,拓展能源领域 5G 应用场景,探索可复制、易推广的 5G 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支撑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6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展目标
未来 3—5 年,围绕智能电厂、智能电网、智能煤矿、智能油气、综合能源、智能制造与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 典型应用场景,建设一批 5G 行业专网或虚拟专网,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研制一批满足能源领域5G 应用特定需求的专用技术和配套产品,制定一批重点亟需技术标准,研究建设能源领域 5G 应用相关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安全防护体系,显著提升能源领域 5G 应用产业基础支撑能力。
主要任务
能源领域 5G 应用总体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尚需深入挖掘应用场景、完善配套支撑体系、培育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本实施方案基于当前发展阶段,梳理提出了相关方面认为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典型应用场景及其配套支撑技术、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任务。随着技术进步,预期后续其他应用场景也将获得进一步拓展,并演化出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新模式、新业态。
(一)进一步拓展能源领域 5G 应用场景
1.智能电厂+5G。研究面向智能电厂的 5G 组网和接入方案,开展电厂 5G 无线网覆盖建设,综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在确保电厂安全前提下,以需求为牵引,搭建适应电厂复杂环境的全域工业物联网和数据传输网络。
2.智能电网+5G。加快研制 5G 通信终端、模块样机等行业定制化设备,开展端到端切片安全测试,研究电力行业的 5G 物联网设备操作系统标准,搭建融合 5G 的电力通信管理支撑系统和边缘计算平台,重点开展输变配电运行监视、配网保护与控制、新能源及储能并网、电网协同调度及稳定控制等典型业务场景现网验证及深度应用,探索 5G网络切片服务租赁、电力基础设施资源与通信塔跨行业资源共享等商业合作模式,形成一批“智能电网+5G”典型应用场景。
3.智能煤矿+5G。建设煤矿井上井下 5G 网络基础系统,搭建智能化煤矿融合管控平台、企业云平台和大数据处理中心等基础设施,打造“云—边— 端”的矿山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利用 5G 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高可靠等特性,重点开展井下巡检和安防、无人驾驶等系统建设和应用,探索智能采掘及生产控制、环境监测与安全防护、虚拟交互等场景试点应用,促进智能煤矿建设。
4.智能油气+5G。探索 5G 在石油石化行业独立组网方案和应用,重点开展油田单井、管线、电力线、加油站等关键生产单元的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机器人巡检、工业 AR 等业务,打造扁平化油气生产、炼化生产物联网,在智能勘探、智能油气田、智能炼厂、智能管输等领域形成一批 5G 典型应用场景。
5.综合能源+5G。依托 5G 网络实现电、气、冷、热多种能源灵活接入,全面整合能源控制参量、能源运行、能源使用等数据,实现智能量测、需求响应、传输网络以及服务平台管理,构建“源—网—荷—储”互动调控体系,重点开展生产控制、分布式能源管理、虚拟电厂、智能巡检与运维等典型业务场景 5G 深度应用,支撑构建灵活互动、开放共享的综合能源创新服务体系。
6.智能制造与建造+5G。基于 5G 网络,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装备制造和工程建造领域的全面应用,重点开展能源装备智能制造、施工现场信息采集、工地作业、远程监造、工地安全等典型业务场景的 5G 深度应用,提升能源装备制造智能化水平和工程建设效率。
(二)加快能源领域 5G 专用技术研发
1.研制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快 5G 虚拟专网建设所需的网络切片、多接入边缘计算、定制化核心网网元、5G LAN 等关键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研究基于230MHz 频率等专网频率的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方案,实现 5G行业虚拟专网在能源领域的规模应用;研究基于 5G 网络的虚拟交互应用平台,实现设备检测、生产培训、视频监控、专家支持等系列应用。
2.研制一批场景配套专用技术和产品。针对核电安全监管、辐射环境、信息安全等特殊需求,研发 5G设备的核辐射防护与加固技术、电磁兼容性技术。针对水电工程复杂运营环境,开展 5G 基站安全性、机电设备电磁兼容性、端到端组网等工程适应性与可靠性验证。
3.研究建立能源领域 5G 应用技术标准体系。在深入总结典型应用场景基础上,按照“实用化、行业化、国际化”原则,加快研究建立涵盖纵向(终端、网络、平台)、横向(技术、测试、规划、建设、运维)两方面,统筹兼顾通用场景和特殊
场景技术需求的能源领域 5G 应用技术标准体系,规范 5G 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
4.推动能源领域 5G 应用技术测试验证。建设端到端 5G 试验验证网络,搭建智能电厂、智能电网、智能煤矿、智能油气、综合能源、智能制造与建造等 5G 应用场景下相关业务验证环境,开展能源行业特殊环境下 5G 网络性能、网络切片、定制化专网、网络安全、业务安全,以及业务综合承载性能的适应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验证。
5.支持建设 5G 应用相关技术创新平台。围绕能源领域 5G 应用相关关键共性技术和配套专用技术,研究建设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融合应用相关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鼓励能源和信息通信企业协同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建设以技术应用融合为目标的跨领域、跨学科 5G 相关企业创新平台。
(三)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1.推进基础资源共建共享。鼓励电网企业与电信运营商、铁塔公司等加强合作,在确保安全、符合规范、责任明确的前提下,通过电力塔杆加挂通信天线和光缆,以及共享电力光缆、纤芯、变电站站址等资源,支撑电信运营商节约、高效建设 5G 网络。支持电力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加强对接,对具备条件的基站和机房等配套设施由转供电改为直供电,鼓励变电站微型储能站为电信企业设备供电,支持电信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2.构建 5G 应用安全保障体系。
依托先进密码、身份认证、加密通信等技术,研究适用于能源领域 5G 应用场景下的用户、数据、设备与网络之间信息传递、保存、分发的信息通信安全防护体系,确保 5G 融合应用相关网络基础设施和核心系统安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